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施工方法
1、按设计坡度清理、平整坡面,并人工夯实坡面。2、采用插件式连接法连接土工格室单元。连接时将未展开的土工格室组 件并齐,对准相应的连接塑件,插入圆销,然后展开。连接时,根据不同坡比的边坡采用不同单元组合形式。3、在坡面上按设计的锚杆位置放样,采用?38-?42钻杆进行钻孔,孔径基本可达50,按要求进行冲孔,在钻孔内灌注M30砂浆。4、按设计要求弯制锚杆,并除锈、涂防锈油漆,悬在坡面外的锚杆(?22、应套内径为25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软塑料管,管内所有空间应用油脂充填,端部应密封。5、铺设时,在坡顶先用固定钉或锚杆进行固定,按设计图纸要求开展,在坡脚用固定钉或锚杆固定,其间按图纸要求用锚杆固定。土工格室应预系土工绳,以备与三维网连接绑扎。6、施工边坡平台及首级平台填土,以固定土工格室于坡面上。7、土工格室固定好后,即可向格室内填充种植土、土壤改良剂、肥料等设计的填料,充填时要使用振动板使之密实,靠近表面时用潮湿的粘土回填,稳固铁路路基蜂巢格室,并高出格室面1cm~2cm,并保持预系的土工绳露出坡面。首段铺设完毕后,即可进行第二段的铺设直至终完成。土工格室内填土要从上层开始分段进行,初期铺设时,上端一定要锚固好,可新增附加锚钉,一般为上部至少每隔一个格室间距布置一个锚杆或锚钉,等全部铺设完成并填充压实后,附加锚钉可取掉。8、自上而下铺挂三维植被网,并与土工格室上的土工绳绑扎牢固,贴紧坡面。个别地段,可增加土钉或固定钉固定。9、采用液压喷播植草,并覆盖土工膜,定期浇水养护,直至植草成坪。
降雨条件下土工格室柔性护坡的稳定性分析
土工格室柔性护坡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并有绿色环保的护坡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但由于该类护坡受周围环境及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很多土工格室柔性护坡的失稳破坏是降雨入渗产生的。针对格室防护体系的整体剪切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建立了降雨条件下防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土体含水率、边坡角度、铆钉间距、格室坡长、坡面冲刷和格式深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土工格室柔性护坡的合理设计和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土工格室界面特性与处治路堤现场试验分析
拉拔试验能更好的反映加筋土结构中筋材的加筋行为,采用自制的拉拔试验装置来测试高填方路堤的现场砂粒填料与土工格室的界面特性参数,分析土工格室与土的界面摩擦作用,进一步研究土工格室的加筋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土工格室处治高填方路堤进行现场试验,分析格室在路堤横断面的受力特点以及格室的加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室拉拔受力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随着拉拔位移继续增大,格室后面几排网格依次受到填料的阻力,拉拔界面的剪应力呈台阶式的上升;格室与填料的界面摩擦角大于填料本身的摩擦角,且拉拔系数K大于1.0,格室加筋性能远优其他平面材料的加筋性能;在路堤横断面方向,格室承受拉应力;在新旧路堤搭接处,透水保湿蜂巢格室,格室受拉应力,是重点需要处治的位置。研究表明格室能有效的约束路堤土的侧向变形,同时土工格室所在层位起到了扩散荷载的作用。
土工格室是由高强度的HDPE宽带,经过强力焊接而形成的一片网状格室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合成材料,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蜂巢格室,欧美等国家就开始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经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在提高一般填土承受动荷以及路基防护方面均有很大的功效。我国在九十年代初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土工格室的开发研究工作,并在道路基床病害整治,固定松散介质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土工格室作为新型立体加筋材料的代表,与传统的平面加筋材料相比,其加筋性能具有更大的优势。美国学者McGown提出,对各种加筋土结构而言,固土蜂巢格室,起加筋作用的都是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拔阻力,他主张用拉拔试验来测定界面强度,同时获得埋在土内筋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法国Schlosser认为,拉拔试验的优点在于测试结果能自动反映土体剪胀和压密状态,并较好模拟筋材在土内的工作条件。而土工格室加固地基处理已有较多的研究与应用,赵明华等(2009)探讨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邹静蓉等(2007)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变形和破坏力学机理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