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室加筋土强度特性研究
为了探明土工格室加筋土的补强机理,为其合理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筋材平铺加筋土的强度特性作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用土工格室作为加筋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且其抗剪强度高于筋材平铺加筋土;加筋方式、加筋密度等对应力-应变曲线形状影响较大;要使土工格室加筋土强度得以充分发挥,需要较大的应变;在加筋率相同且格室平面尺寸也相同的条件下,土工格室高度较小的多层土工格室,其加筋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有所增大、整体性将会增强。
土工格室加筋土不同于一般的加筋土。已有的对土工格室加筋土强度特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其常规强度特性和工程效果等进行理论分析。这些研究对揭示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工作机理,推动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对土工格室的结构、布置形式、加筋率等这些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具体参数,及加筋土体变形对加筋效果的影响研究较小,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土工格室加筋土的补强机理、强度特性进行研究,并与筋材平铺加筋土的强度特性作比较,为其合理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工作机理传统的加筋土是将具有较大变形模量和足够大抗拉与黏着强度的加筋材料成层平铺埋置于填土中,构成一个土筋复合体。其作用是相当于筋材给土体提供了一个附加的侧向约束力,使土体的强度得到提高。
布设及挂网的首要步骤是什么?
1、 软基、坝式路基布设
A 将格室张拉,使格室处于张力状态,不允许有松弛感。
B 在铺设土工格室的始端,按土工格室的铆距尺寸(400、500mm两种)用铁锤将准备好的竹、木楔打入路基(一般起始点每件10个),竹、木楔露出部分不高于格室高度。
C 将土工格室按格挂在竹、木楔上。
D 铺设土工格室的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
E 土工格室之间的连接:在土工格室未张拉开之前,用格室连接件将格室连接。
F 将连接好的土工格室统一张拉到规定的尺寸,蜂巢格室,并用竹、木楔或人工固定,准备填土。
G 将张拉好的土工格室沿张拉方向从格室的始端进行填土,并填至剩三层土工格室为宜,连接其它土工格室再次填土,依次重复至需铺设的格室的长度为止。
H 注意:每次张拉,土工格室纵向方向多连接三张,否则会给张拉及正确的布置带来困难。
土工格室加筋路堤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以边坡高度12m,坡度为1∶0.75,共铺设土工格室20层,层厚为0.6m的某二级公路为原型路堤,设计和制作了9组土工格室加筋和1组未加土工格室边坡相似模型,蜂巢格室供应商,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变形和破坏力学机理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加载过程中,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坡顶的变形,通过摄影照相记录边坡破坏全过程。试验发现,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破坏过程可划分为变形、开裂、局部剪切塑性变形和破坏四个阶段。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的破坏模式表现为加筋区的整体破坏,并与未加筋区有明显的分界线。加大格室高度与层厚比和提高格室长度与坡高之比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但存在一个临界值。填料强度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的影响十分突出,边坡坡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则不大。
在公路、铁路等的软基加固与处理中,土工格室加筋土作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在工程上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为了研究其加固力学机理,许多学者开展了该领域的试验研究。采用0.10,蜂巢格室价钱,0.15和0.20m高的土工格室进行整治铁路基床下沉病害的试验。从列车荷载作用下基床土动应力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高度土工格室的轨下动应力衰减差异及设计所需的换填厚度。表明,采用的格室高度愈高,轨下动应力衰减愈明显,所需换填厚度愈小。进行了基床换填土工格室加筋砂夹卵石垫层的现场动静态试验,表明换填土工格室加筋砂夹卵石垫层的基床加固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基床的动力特性,十分显著地降低基床产生的残余变形。进行了5组土工格室和砂构成的基床垫层和土工网和砂构成的基床垫层静态原型尺寸模型试验。两种材料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与土工网垫层相比,土工格室垫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基床以及整个线路结构的刚度和强度。